科教新闻
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我院研究工作揭示MLF1在心肌细胞衰老中调控染色质开放的重要作用
年龄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衰老相关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增加老年人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作为再生能力较弱的终末分化细胞,心肌细胞具有独特的衰老特征。表观遗传调控在衰老相关基因重编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心脏衰老过程中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2024年12月10日,我院王志华研究员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闫青青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仝晶晶教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题为“Downregulation of MLF1 safeguards cardiomyocytes against senescence-associated chromatin opening”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通过衰老心脏和病理性肥大心脏的转录组学比较分析发现,MLF1在心脏衰老过程中表达下调,但在心肌细胞中,MLF1发挥促衰老的作用。在分子层面,MLF1通过结合PRC2识别H3K27me3标定的基因启动子区域,进而招募EP300促进H3K27ac修饰,促进衰老相关IL1B、p21等靶基因的染色质开放及转录表达。该研究表明,MLF1作为表观遗传协调者调控心脏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重编程,抑制MLF1的作用可能是延缓心脏衰老的有效策略。研究揭示了心脏衰老过程中染色质状态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发抗衰老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分子靶点。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博士后吕舰博士。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基金委、深圳市科创局等立项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ar/gkae1176/7919447?utm_source=authortollfreelink&utm_campaign=nar&utm_medium=email&guestAccessKey=c6245a71-1942-447f-9997-e7eb23c1ad10
2024.12.13

BMJ发表李镒冲团队关于中国人群高血压流行与管理效果的长期趋势研究
近日,BMJ(IF= 93.333)以长篇论著形式报道了我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镒冲课题组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丽敏课题组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探讨了2004-2018年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长期变化趋势。研究主要发现,自2010年以来我国18-69岁人群的标化高血压患病率略有下降;2004-2018年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所提高,但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张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石瑀和帝国理工大学周斌为该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丽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李镒冲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系统(CCDRFS)。CCDRFS迄今已分别在2004、2007、2010、2013、2015和2018年开展了六轮全国性随机抽样调查,旨在定期监测我国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及相关行为和代谢风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研究共纳入了纳入六轮调查中642523名18-69岁的社区居民。每轮调查招募的女性(占比53-58%)多于男性,60岁以上居民、城市人口、肥胖/超重和腹式肥胖人群等占比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高血压患病率 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在2004年为20.8% (95% CI: 19.0%-22.5%),2010年上升至29.6% (27.8%-31.3%),2018年降至24.7% ( 23.2%-26.1%)。其中,2010-2018年女性高血压患病率的绝对年均降幅(-0.83%)高于男性(-0.40%)。据估计,在2018年我国18-69岁人群中有2.74亿患有高血压,高于2004年的1.72亿,但低于2010年2.84亿的峰值。其中,受教育程度较低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但是男性中并未发现相同的趋势。 图1. 2004-2018年中国高血压绝对负担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004-2018年高血压知晓率从30.8% (28.0%-33.6%)上升至38.3% (36.3%-40.4%),治疗率从25.9% (23.5%-28.4%)上升至34.6% (32.6%-36.7%),控制率从7.1% (6.0%-8.2%) 上升至12.0% (10.6%-13.4%),趋势检验P值均<0.001。 虽然农村地区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一直低于城市地区,但是农村地区知晓率和治疗率的绝对年均增幅高于城市地区,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农村地区高血压控制率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无论性别,知晓率和治疗率的城乡差异均在缩小,但是控制率的城乡差异未见缩小趋势。图2 2004-2018年男女性中城乡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 2018年,我国18-69岁人群中估计有2.4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其中1.64亿患者并未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1000万高血压患者知晓但未接受任何治疗。 伴随着一系列全国行慢病防治项目的开展,包括2007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2009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2011年的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等,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自2010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虽然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定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但是仍然有近60%的高血压患者并未知晓自身高血压患病情况。此外,接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中少于1/3的个体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多种高血压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提高患者就诊频率,扩大基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工作场所开展的血压管理项目范围,改善家庭血压监测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 总结 该研究报道了近期我国高血压患病和管理情况的最新趋势,且对2010年前后的全国性慢病防控政策做了初步评价。研究发现尽管我国18-6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管理情况均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特征、不同地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和管理情况差异较大。该研究进一步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在高血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努力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并提升接受高血压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此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来降低农村地区的高血压负担。
2023.01.20

喜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通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阜外深圳医院”)正式通过审核,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这标志着阜外深圳医院具备了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成为深圳市首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的医院。自2023年起,我院职工可以第一申请人的身份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研究人员,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专项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十余个类别的项目,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阜外深圳医院依托高水平心血管科研机构,建立完善医院科研平台,提升心血管科研水平,成立了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平台、国家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生物样本资源库、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科学基金制运行的重要枢纽,科研人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必须通过项目依托单位,项目资助经费由依托单位负责监督和管理,是组织实施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依托。此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我院科研工作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我院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认可,为我院科研人员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下一步,我院将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为契机,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引领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进一步整合优化科研资源,提升项目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履行好依托单位管理职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施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医院科研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更好地服务于深圳医疗卫生领域发展。
2023.01.09

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专家王庭槐校长一行带队来院指导
2022年5月21日,广东省临床教学基地专家王庭槐校长、杨素清秘书长一行带队到我院指导教学医院建设工作,开展走访调研。熊辉院长、陈伟新副院长及科教部相关工作人员陪同。 在建设讨论会上,熊辉院长从我院简介、北阜托管运营以来取得的进展及今后建设发展的目标三个方面出发,讲解了我院的经营特色及发展方向。双方在院校教育、本科生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 在听取汇报后,王庭槐校长及杨素清秘书长根据多年的教学医院评审经验,针对我院的心血管专科属性和目前的建设进展,提出了明确且权威的分析和解释,对于未来我院成为教学医院的发展方向也给出了很多切实的建议。 建设会结束后,由陈伟新副院长带队实地走访了病房、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宿舍等地,对我院的硬件/软件等配套设施、文化建设、学生便利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 通过此次的指导,明确了我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医院教学能力,为今后医院的教学发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2.06.17

兰峰教授团队:碱基编辑技术治疗心肌病取得突破
2021年9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兰峰教授,复旦大学王永明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宏家教授,在Circulation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correction of a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mutation by ABEmax-NG的文章。 该研究首次通过碱基编辑技术直接纠正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小鼠模型胚胎中的致病性R404Q/+突变(Myh6 c.1211C>T),并评估了ABEmax-NG编辑的效率和安全性。该研究证实了在子宫内用AAV9-ABEmax-NG编辑Myh6突变等位基因的可行性,并观察到Myh6 R404Q/+和Fam178b心脏组织的修复。同时,通过设计打靶策略,发现ABEmax-NG在GGT中可以高效的无差别编辑具有不同PAM (NG) 和染色体分布的目标基因座,在ssODN模板介导的HDR之外,Cas9介导的非同源末端重组(NHEJ)仅识别和编辑单碱基差异的404Q 等位基因,破坏突变等位基因,也能够使WT等位基因恢复正常基因功能进而消除表型。以上结果表明ABEmax-NG能够有效的在体内修复造成HCM的基因突变,并且其安全性相对于ssODN方法大大提升。此外,该研究首次证实了采用基于碱基编辑技术的GGT(Germline gene therapy)在HCM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揭示了这一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2.05.17

王利教授课题组从单细胞角度揭秘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
近日,主动脉夹层(AD)发病机制又有了新发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利教授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韬课题组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全军血管外科中心郭伟教授课题组在Theranostics杂志(IF 11.556)上发表了题为“Dysregula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OXhigh fibroblast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contributes to the pathogenesis of aortic dissection”的相关研究。 虽然细胞间相互作用在生理学和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在血管稳态和疾病发展中作用仍待深入探索。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免疫多色染色,我们描述了正常人胸主动脉的和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患者胸主动脉中的细胞亚群组成及其空间位置。结果表明,主动脉夹层标本中高表达LOX的成纤维细胞亚群(FB2)的表达谱会随着AD的病理进程具有显著变化;这直接导致其与平滑肌细胞(SMC)间的异常细胞间相互作用,进而促进AD的发展。通过抑制小鼠血管外膜中的BMP信号通路可有效抑制FB2的状态发生变化,并降低小鼠AD的发生率。最后,根据单细胞数据,我们筛选出了FB2特异性分泌蛋白COL5A1。其在AD患者血浆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其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简而言之,通过单细胞测序,我们的工作不仅确定了特定FB细胞亚群在AD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还揭示了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在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这项工作于2022年1月1日发表于Theranostics杂志(IF=11.556)。图1. LOX高表达的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失调加速主动脉夹层的发病进程
2022.05.17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与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与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院长李惠君,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赖金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国家胸痛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颜红兵等出席签约仪式。 ▼ ▽ ▲李惠君院长致辞 李惠君院长致辞,他指出,科技发达的城市需要均衡发展,医疗和教育是重中之重。深圳市政府高瞻远瞩,成功引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深圳市心血管诊疗水平,但更为重要和急迫的任务是培养和教育深圳本地心血管人才,快速提升后备人才水平,从“输血”改为“造血”。 为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和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强强联手,筹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深圳继续教育学院”(下称“继教学院”),充分发挥阜外医院在诊疗技术、科研及教学领域的“国家队实力”,充分借助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的平台影响力,立足深圳,将国家队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将心血管专科优势资源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 ▲赖金明主任致辞 赖金明主任致辞,他表示能教中心将组织相应团队,对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把项目全面落地实施。将从“加强对心血管专业领域的理论与技能的培训、组织心血管专科医师进修和实习、组织全科和社区医师心血管病防控适宜技术培训”3个方面着手,提升心血管病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 赖金明主任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他强调,双方将本着互信共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 ,将合作真正做成一个示范性项目。 ▲ 颜红兵主任致辞 颜红兵主任代表院方教学团队表达了医院对于合作的决心和信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肩负医疗、科研、教学、预防的四大任务,继教学院的培养模式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医院将针对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医联体、二级医院、三级医院,设计相应课程,满足各级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医院将全身心投入合作项目,努力工作,真正让深圳的医疗、教学、科研更上一层楼,与先行示范区的高水平建设相统一。 ▲ 院长顾问屠洪作主持 签约仪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院长顾问屠洪主持。 ▼ ▽ 李惠君院长和赖金明主任共同签署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深圳继续教育学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