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和深圳晚报联合推出的“落实群众路线、实现医患零距离——医院开放体验日”第三场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由深圳晚报征集的30多名市民代表,走进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兵分两组”参观体验了该院的医疗全过程,体验第一时间抢救和治疗大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绿色通道,见证了绿色通道如何使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病人在濒临死亡时转危为安。
大血管病
市民代表团A组由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湘带领,他向市民代表们介绍了发病极为凶险的大血管病,这种被临床医生称之为“不定时炸弹”的疾病,死亡率极高,凶险程度超过任何肿瘤。
“不定时炸弹”
喜欢攻击中老年人
“千万别小看这种病,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中国男排国手朱刚,都是因为这一‘炸弹’而倒下的,一旦发病,首48小时50%的病人死亡!”王湘提醒大家。
啥是“大血管病”?不少市民对这一“杀手”有点蒙查查。王湘介绍说,大血管病又称主动脉疾病,包括狭窄性和扩张性两大类,其中扩张性病变的发病更为凶险,我国主动脉疾病以急性主动脉夹层为主。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分离,血液从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把管壁中间的那层膜撕开、分裂,大量血液涌进去,又形成一个新的血管腔,也就是医学中的‘假腔’。当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之内,只能流入,不能正常流出,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最终导致主动脉破裂,病人会在瞬间死亡,所以临床医生把它称为‘不定时炸弹’”。
王湘说,主动脉病变最喜欢攻击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男女之比约为3:1。西方患者发病平均年龄约为60岁,中国则要提前近10年,临床出现了很多三四十岁的患者,这与不少中青年早早患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中国大血管病患者年龄远比西方国家的患者小,拯救一条生命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救治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王湘强调。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是两大祸因
“这个病这么凶险,发病前有什么征兆吗?”有市民问。王湘解释说,患者在发病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在第一次发病时才发现患病。
“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急性发病时,会出现突发的剧烈胸背痛,表现为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患者常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重者有濒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
王湘提醒大家,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心电图、X线平片、超声、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其中,CT扫描血管造影(CTA)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
王湘说,形成主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但以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最多见。“统计显示,70%的主动脉病变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因此两种人群都要提高警惕。”
王湘建议大家每年体检时都进行一次胸腹部B超检查,“及早发现主动脉病变十分重要,高危人群更要进行体检,以便尽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应尽快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如果发生大血管病该怎么办?”对于市民的疑问,王湘表示,迄今为止,还没有治疗主动脉病变的有效药物,一旦确诊,除了控制好血压,采用镇静止痛、镇咳外,尽快手术是预防动脉破裂、挽救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
“以往我省在大血管外科领域只能开展简单的手术,多数病人只能到北京或上海等地就诊,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经济负担,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自2008年逐步开展主动脉疾病诊治项目,让深圳及周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王湘介绍,该院自2008年逐步开展主动脉疾病诊治项目以来,已成功救治病人近500例,其中大血管支架介入手术近300例,开胸血管置换手术200多例,为省内开展此类疾病手术治疗最多的单位之一。
近3年,该院填补多项广东省和深圳市空白,医院可以完成各类的大血管手术,率先开展多种手术,手术水平和成功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冠心病
市民代表团B组由孙逸仙心血管医院CCU刘强主任带队,刘强介绍了“人类第一杀手”——冠心病,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病因,而医院建立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病人。
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
最重要病因
“冠心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人们常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都属于冠心病,全球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一半以上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
刘强介绍说,急性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最易发生的冠心病,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起病突然,急性期死亡率高达30%。
一些市民代表表示,自己常有心痛的感觉,但无法辨别到底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刘强解释,心绞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服了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后疼痛症状会有所缓解;而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起病突然,并且疼痛持续时间长。
刘强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关键是尽早使阻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左室功能。冠状动脉阻塞时间越长,不可逆损伤的心肌越广泛。
“绿色通道”
最大限度挽救了病人
虽然急性心肌梗死十分危险,但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建立便捷快速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拯救病人的生命。
“现在医院已建立了24小时冠心病和大血管疾病抢救的‘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外伤等大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不用进诊室,直接送手术室抢救。”
刘强介绍说,医院“绿色通道”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抢救成功率,其中心梗患者最快25分钟疏通血管,医护人员20分钟可以到位,患者入院后90分钟内开通梗塞血管,达到业内国际最高标准。通过“绿色通道”,医院每年成功救治急性心梗病人近200例,成功率高达98%以上。
“绿色通道”还延伸到院外。刘强透露,目前该院心外科已和全市二级以上30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形成心血管重点学科群,基层医院接诊疑难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及时得到该院专家的指导,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治疗。
冬天应保暖预防冠心病
最近我市气温骤降,医院接诊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也增加了不少。
刘强介绍说,冬季气温低,机体内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使得心脏负荷加重,这会直接影响心脏血液的供应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血压突然升高可能引起主动脉夹层,而脑血管收缩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会增加脑中风的风险。
“以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居多,他们反映降温以后,胸闷的频率和每次发作的时间都增加了,经诊断往往都是心绞痛。”
刘强医生提醒,老年人入冬后胸痛、头痛等症状加重,或者高血压患者入冬后头痛症状加重的,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可拖延。一旦突发疼痛超过3至5分钟仍未有缓解,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赶往医院。
冬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刘强“支招”:及时添加衣服,多喝水,不要空腹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聚餐时不要吃喝过量,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