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31日上午9时左右,深圳市孙逸仙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交班后,刘强主任、徐验主任正在为两位IABP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一位终末期心衰患者研究制定治疗方案。此时,“嘟……嘟……”声响起,急诊科那边电话紧急呼救:“患者韩先生,男,51岁,因胸痛、气促1.5小时经胸痛中心网点医院急诊转入我院。”
曹茜主治医师接电话后,二话没说,马上赶到急科,此刻我院急诊科值班邱春奕医生、赵玉香护士长、张志玲主管护师、陈惠、黄科琳护士正在紧急处理患者。心电图结果让在场抢救医护人员倒吸一口凉气:AVR明显抬高,急性左主干闭塞导致心肌梗死可能性大。患者烦躁不安,全身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末梢氧80%,心率120次/分,血压60/40mmHg,此时患者已处于大面积心肌梗塞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
09:15 翁建新医生立即行床边安置IABP术,并通知麻醉科马上气管插管,同时开通“绿色通道”,通知导管室准备急诊介入手术;
09:20 到达导管室,翁建新主任医师、何松坚副主任医师两位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一气呵成。穿刺股动脉,送入6FEBU4.0指引导管后造影显示:左主干完全闭塞,左前降支及回旋支均无血流通过,立即送入导丝,球囊预扩,植入支架。只用10分钟即开通主动脉闭塞血管,并成功植入支架,及时恢复冠脉有效灌注。术中患者出现两次室颤,导管室蔡秀华护士长、员凤英主管护士即时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化险为夷。
09:50 患者送回病房
而CCU病房另一头,以田芳、陈海君护士长为首抢救护理团队早已做好了各项抢救准备:抢救间、抢救车、抢救药物、呼吸机、监护仪等均已到位。
刘强主任、徐验两位主任详细分析病情:患者急性左主干闭塞、心源性休克状态、持续极量的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下血压不能维持、低氧血症、严重酸中毒,有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循环的指征,两位主任当机立断决定启用ECMO。以杨晓涵、于洪涛、叶晓青、黄小蝶为核心成员的医院ECMO抢救小组及时到位,大家各自分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展开紧急救治,半小时成功完成床边ECMO安置术;B超室钟新波主任随叫随到,床边心脏彩超及时了解评估心功能情况。终于患者血压回升了,达到110/70mmHg,心率也由130次/分回降至95次/分,四肢变暖,神志转清了,病人急速恶化的病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而此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全体抢救人员早已错过了吃午饭时间,大家依然拖着疲惫的身体,坚持,坚持,再坚持!
曹茜主治医师作为主管医生协助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丝毫不放松;罗新林主治医师带李超帆、吴泽衡两位轮科医生及时处理科里其他急危重患者;CCU所有原本安排休息的医生全体回来加班,大家都在等待生命的奇迹,只因我们从不放弃!从不抛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韩先生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在CCU全体医护人员精心救治下,术后第三天复查心脏超声,心脏收缩功能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从原来的不到30%恢复至45%,术后第四天,患者神志转清,各项指标均趋平稳,4/4上午顺利拔除ECMO。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患者终于度过了最危险的4天。
CCU联合多科室抢救左主干急性闭塞并心源性休克的频危患者初战告捷!
患者顺利出院,4月24日第一次来复诊,情况良好,能正常生活和运动,在逐渐康复中。
C C U为全院急危重患者的重点科室,工作强度高、任务重,压力大,长期超负荷运转、时刻做好抢救准备。
我院成立 胸 痛 中 心 之后,我院成为深圳市心血管疾病救治的重点医院,也是全市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治的首选。到我院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心衰的急危重患者倍增,同时绿色通道的开通,争分夺秒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每年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百多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9%。现在我院D-TO-B(门-球囊)时间位居国内同行前列,最短时间为17分钟(从患者到达我院到开通闭塞血管的时间)。左主干急性闭塞合并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之中凶险性最高,病情十分凶险,死亡率高,如果得不及时救治,几乎不能存活,即使在有设备齐全、经验丰富的心血管专科医院,死亡率高达80%左右。
该患者的抢救成功,主要归于医院有全套完善的心肌梗死救治机制、医护团队的快速反应,领导的果断决策;有赖于兄弟科室:急诊科、胸痛中心、心外科(包括体外循环)、导管室、麻醉科等科室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同时也借助于强有力的辅助装置治疗(如IABP、ECMO)。
E C M O 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成功应用,这在深圳市尚属首例,甚至在国际上较少有急性左主干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用ECMO救治成功的报道。标志我院对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市心血管急救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医学小知识
1、体外膜肺氧合(ECMO)
俗称“叶克膜”,被戏称“叶医生”,是抢救急危重症的“神器”。
它的原理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将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之后,再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在使用ECMO期间,膜肺可进行有效的二氧化碳的排除和氧的摄取,相当于替代肺脏的工作,驱动泵使血液周而复始地在机体内流动,相当于替代心脏的工作,这样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主要应用于急性重症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的心源性休克、人工心脏及心脏移植前的过渡。
2、急性左主干闭塞并心源性休克
左主干为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 的总供血来源,左主干闭塞,标志心脏超过2/3~3/4的心肌供血中断,起病急,凶险,短时间内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常表现为突然猝死、突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根本不能存活,死亡率几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