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研究中,作者基于我国现有的全国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数据库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90-2016年中国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10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患病以及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地理分布和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显示, 1990年至2016年,每年死于心血脑管疾病的人数从251万增至397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432/10万人下至308/10万人,下降幅度达28.7%。但26年间,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翻了一倍,2016年达9400万;心脑血管疾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总体显著增加(增幅14.7%),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增加19.1%、缺血性卒中增加36.6%、心肌病和心肌炎增加23.1%、心内膜炎增加26.7%。1990至2016年间,全国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以年龄标准化伤残调整寿命年衡量)显著下降,其中女性的降幅达43.7%,高于男性 24.7%。时空分析结果显示,各类主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患病率和疾病负担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疾病负担与经济发展状况存在相关,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疾病负担的水平相对较低;且近26年来,省际疾病负担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结果见图1和图2。
文章作者认为,虽然过去二十多年间,我国在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断扩大的地区差异将是未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该研究提供的证据有助于各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和相关公共卫生政策。
来源:
Shiwei Liu, Yichong Li, Xinying Zeng, etc.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 1990–2016: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 JAMA Cardiology, 13 March 2019.
网址: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cardiology/fullarticle/2727339?guestAccessKey=0f2c6b56-0687-45a4-8a1f-976afe211065&utm_source=silverchai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article_alert-jamacardiology&utm_content=olf&utm_term=0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