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
  • |
  • 就医
  • |
  • 同行
最新院讯
【汇集力量 凝聚人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召开2024年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   2024年1月26日下午,医院党委在行政楼召开2024年党外人士新春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听取大家对医院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并向广大党外人士致以新春问候。  党委书记胡洋,院长助理鲁蓓参加了新春座谈会。会议由党政办公室曹磊主任助理主持。  曹磊主任助理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文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内容,通报了医院2023年统战工作情况。  胡洋党委书记代表医院党委班子向大家长期以来为医院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通报介绍了2023年医院工作开展情况以及2024年医院整体工作计划。  座谈会上,与会的党外人士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医院在各个方面的工作,为过去一年医院的成就感到振奋、欣喜和自豪,并就医疗品质与服务品质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推进医防融合、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医联体构建等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胡洋书记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他表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医院“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医院党委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一如既往地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为大家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他希望,党外人士要聚焦医院“三个高地”发展目标,积极发挥主人翁意识,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水平医院建设以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积极建言献策,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实现健康深圳、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医院各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人士,党政办公室、医务部、人事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科研转化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2024.02.18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成功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   2024年01月19日至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迎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专家组为期3天的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庆印、检验科主任周厚清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与检验科人员于1月19日出席现场评审首次会议。评审组组长徐宁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评审组成员、分工情况、日程安排以及现场评审目的、范围、依据等,同时宣布评审纪律,宣读并签署《现场评审人员公正性、保密及廉洁自律声明》。随后,周厚清主任向评审组汇报了科室的基本概况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运行情况。  首次会议后,现场评审正式开始。评审组专家分别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血液学、体液学、临床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等多个检验领域的技术要素进行评审。通过检查实验室设施与环境、审阅文件、翻查记录、现场提问等多种方式考核检验科的检测能力、资源完备情况。同时,以现场实验的方式验证科室的项目比对、留样再测等技术能力。随后,评审专家现场走访临床科室并组织医护人员座谈会,深入了解护士采样及送样流程、用户手册的培训及实施情况,危急值报告执行情况等。  1月21日,专家评审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洋、副院长李庆印、检验科主任周厚清及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评审的末次会议。专家组组长徐宁就本次现场评审情况进行总结,充分肯定检验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有效,表示体系文件完善,组织结构清晰,实验室的检测活动满足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和相应的应用说明要求。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检验科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胡洋书记及李庆印副院长对专家组的评审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检验科取得的成绩表达了肯定,并强调检验科需按照CNAS的有关规定和专家们提出的改进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医疗服务。检验科主任周厚清对评审专家的指导、医院领导的支持、检验科同事的辛苦付出表达感谢,同时表示会再接再厉,不断完善检验工作的能力,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将成绩转化为动力,推进检验实验室向更高要求的规范化、标准化迈进,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4.01.21
推进趣味体育,共赴一场激情洋溢快乐、团队共同奋进的健身活动之约 推进趣味体育,共赴一场激情洋溢快乐、团队共同奋进的健身活动之约——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举办2023年度“扬体育精神,展阜外风采”职工趣味运动会  2023年12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举办2023年度“扬体育精神,展阜外风采”职工趣味运动会,旨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展现深阜家人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气神。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洋,副院长李庆印、朱明君,总会计师王晓飞,松坪第二小学党委副书记刘勇良、工会主席凌征伟出席并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趣味运动会汇聚了医院的各个科室,吸引了近200名员工的热情参与。寒冷的季节里,深阜人的热情犹如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活动现场,充分展现了深阜人的活力与激情。  开幕仪式在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中拉开序幕,运动员代表队依次入场,分别是国旗方阵、院旗方阵和6个运动员队伍方阵。各方阵队伍身着统一的队服,步伐整齐,口号响亮,创意十足地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和风貌,传递着阜外“敬业 仁爱 求实 攀登”的精神和岗位坚守的赤诚之心。  松坪第二小学国旗队旗手将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庄严奏响,全场人员行注目礼。  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胡洋代表潘湘斌院长,对本次职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表达热烈祝贺并宣布阜外医院深圳医院2023年度职工趣味运动会正式开幕。他指出此次运动会旨在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全民健身活动的要求,以运动传递快乐,激励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投身高水平医院建设。  开幕式最后一项是由教练员引领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热身运动,全体人员通过集体热身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团队精神,为即将到来的比拼注入了更强的动力和信心。  进入正式比赛环节,本次趣味运动会由传统的个人竞技转变为团队协作的竞赛模式,不同于以往的赛事,本次活动着重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旨在打破个体间的隔阂,深化职工间的默契配合与相互信任。通过五项团队比赛项目——龙行天下(步调一致,展现力量)、借木移舟(智慧协作,共渡难关)、鼓动人心(默契配合,激发活力)、枕头大战(释放压力,欢乐互动)、力拔山河(团结一心,挑战极限),提升全院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赛场上的深阜健儿们全力以赴,展示了精诚协作、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提高全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此次趣味运动会的不光是一次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团队建设的实践,一次集体智慧的碰撞,一次团结互助的洗礼。通过活动,让每一位深阜人深刻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共同推动医院高质量的发展与进步。  经过激烈的角逐,各项赛事圆满结束。颁奖仪式上,医院领导为获奖队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奖品,对他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鼓励全院职工将运动精神带入日常工作中,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除了精彩的团队项目外,本次趣味运动会还特别策划了一系列亲子项目,注重亲子间的合作与默契,活动现场职工们与孩子们共同参与,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丰富多彩的亲子互动游戏,不仅培养孩子们体育锻炼的意识,还让团结、合作、拼搏、互助的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发芽,同时为职工家庭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在欢乐中提升职工家庭的凝聚力,构筑事业与家庭多元融合、互助支持的格局,让广大职工安于工作,乐于生活,参与其中,为构建和谐美好的“阜外大家庭”注入更多活力。  一直以来,医院高度重视职工身心健康,保障职工生活品质,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凝聚士气,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助力职工在建设医院“三大高地”中展现新作为、增添新动能、凝聚新力量。作为“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国家队,未来,全院上下将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继续主动肩负起国家队的历史使命,坚持品质与创新,以钉钉子的精神高质量完成医院重点工作任务,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贡献深阜力量。 2023.12.28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召开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工作会   2023年11月6日,医院召开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工作会,研究部署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及下一步重点建设任务。  2023年11月6日,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工作会  胡盛寿总院长主持会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总院长胡盛寿主持会议。  阜外医院赵韡副院长作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汇报  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赵韡副院长对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信息化建设作整体规划汇报。医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开展交流与讨论,针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建议。  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工作,胡盛寿总院长强调:  一是深圳医院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一把手工程,坚持统一规划,坚持按照北京阜外医院信息化整体战略布局与对阜外深圳医院信息化的总体要求进行统筹谋划,对标对表北京阜外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共同推进信息化建设。阜外医院深圳医院身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要发挥信息化战略的核心作用,全院职工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投身于推进医院信息建设的工作当中。  二是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提高学习、运用信息化的能力,发挥管理团队的核心作用,提升自身带兵打仗的实力;全院职工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提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以信息化为抓手,将信息化融入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信息标准建设,通过信息化对医院的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化管理和有效利用,提升医疗、教学、科研等核心业务的供给质量和效果。同时,通过信息化发挥心血管“国家队”引领带动作用,搭建数据联通和多媒体平台,做好心血管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科普,多阵地打造健康教育科普新高度。  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内、外科管委会、信息中心、党政办公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23.11.21
胡盛寿院士出席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 图: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现场  11月15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和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出席。  Q1健康报记者:国家医学中心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方面有什么作用?  胡盛寿院士: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国家队,我们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发挥了一些作用。  第一个方面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全国疾病防治能力的整体水平提升,一是区域医疗中心,比如像阜外医院在云南、河南,这既是我们国家中部大省,还有西南边区建了区域医学中心,以强化省级骨干力量。第二是推进专病医联体的工作,提高市县级的专科诊疗水平,促进技术的规范化。第三是强化医疗质量的能力控制,推进同质化的服务。我国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过去十年当中治疗的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比如像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应该讲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且还在持续向好。  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加强基层人员的高血压管控能力建设,探索建立防控的新模式,包括对基层慢病人员实现高血压线上线下培训及考试,搭建统一的质控平台,持续开展三高共管,改善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在过去五年当中,我们完成了对全国31个省市40多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180多万医护人员高血压的规范培训工作。  第三个方面是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包括建立基于权威媒体发布的健康科普知识数据库,普及个体化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促进主动健康观念的形成,倡导大医生讲科普的理念。比如“阜外说心脏”,年直播量超过了100余场,观看和阅读量超过了两千万人,为大众提供科学、靠谱、有温度的知识,坚守信息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第四个方面是积累汇聚疾病流行数据和干预的证据,建成国家防控咨询平台,包括连续18年发布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持续监测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和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探索和推广可及经济效果显著的个体化防治方案,建立了全国260多个县区的危险因素监测网和400多个县区的发病监测网,全面掌握了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负担的地域差异、人群异质性和发展趋势,为政府主管部门的循证决策和精准施策提供了可靠的支持。谢谢。  Q2澎湃新闻记者:以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但我们也看到,现在有些年轻人也受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请问心脑血管疾病是否有年轻化的趋势?另外,癌症是否也有年轻化的趋势?谢谢。  胡盛寿院士: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确实存在,抛开一些猝死的个案不谈,我们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他们首次发病的年龄有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的影响。比如在饮食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多吃水果、奶类、谷物类、豆类,以及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近些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新鲜水果、蔬菜和奶类确实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全谷物和豆类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而脂肪摄入和供能占比不断上升。简而言之就是粗粮吃得越来越少,油脂吃得越来越多。再比如,在运动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周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球类运动、游泳、骑车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我国居民中主动运动锻炼整体不足。同时,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水平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久坐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此外,年轻人还面临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培养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保证充足规律的睡眠,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定期接受规范化的体检,都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谢谢。  Q3中新社记者:在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技术方面,我们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和国际相比,我国的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上?谢谢。  胡盛寿院士:  我来介绍一下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的进步,大概是两方面。  首先从诊疗方面讲,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心脏中心,在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方面,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些治疗的关键技术的疗效,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在过去十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大家熟悉的冠状动脉支架、新材料的瓣膜、人工心脏,这些大部分都实现了国产替代。其中,我们国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技术参数和应用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再比如,我们国家首创的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被推广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我国高水平医疗服务也越来越普及到基层。  从预防的层面上讲,早年间我们国家的老一辈专家从医院走进社区,比如当年我的前辈老师们走进首钢基层,把防控的重心下移,建立了高血压群防群治的“首钢模式”,得到了WHO的认可和在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三代人接续立足大庆社区,关口前移,建立围绕生活方式干预的“大庆模式”,成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延长寿命。这些都为我国慢病的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国际相比,我们仍然看到我们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还有待继续提高,比如全面认识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发现疾病干预的靶点,以及科学地展开健康促进。在过去群防群治的基层模式基础上,现在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比如5G,还有人工智能,进而创造和推进基于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新的慢病防控新模式。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还是处在国际的第一梯队,所以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在这个方面持续发力,推进防治工作。谢谢。  来源:健康中国  点击海报,浏览全文: 2023.12.0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召开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会   2023年10月1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召开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会,梳理与总结高水平医院建设的中期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建设任务。2023年10月14日,总院长办公会(扩大)暨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总院长胡盛寿主持会议。胡盛寿总院长主持会议潘湘斌院长作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报告  医院潘湘斌院长作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报告。与会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开展交流与讨论,针对高水平医院建设过程中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建议。与会人员交流与讨论    胡盛寿总院长对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报告做了详细的点评和具体指导,他强调,医院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义,紧紧抓牢高水平医院建设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这一重要抓手,聚焦临床、科研、信息、人才等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探索完善临床医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新模式,持续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不竭动力。  结合高水平医院建设中期绩效评价自评情况,围绕医院“三个高地”的发展目标,胡盛寿总院长要求:  第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品质与创新。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医疗品质与服务品质,持续创新,打造大湾区心血管疾病诊疗高地,一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练就过硬的医疗技术,二是不断培养员工的能力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三是不断创新心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以技术创新领先带动医疗品质可持续发展,真正赢得患者和社会的口碑。另一方面要提升“阜外”品牌的影响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一是要坚定不移深入基层社区,走近基层医院和医生,培养基层医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诊疗疾病的能力;二是要坚定不移做好健康科普教育,紧紧围绕“打造慢病防控和健康生活方式医学的科研和转化高地”的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用好自媒体宣传阵地,打造有声有色的“阜外”健康科普教育平台。  第二,要以成果转化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坚持以建设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创新型医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将科技创新转化作为“阜外”品牌立足大湾区的有力抓手,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和核心任务,持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拓展资源平台、优化科研制度,推进信息化建设,持续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心血管医学研究科技创新转化高地。  第三,要担当作为、真抓实干。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上要吃透文件、领会精神实质,对下要提升带兵打仗的能力,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和“一杆子插到底”的劲头,盯紧末端抓落实,亲力亲为,将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落实到位。  第四,要统一思想、咬紧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共同圆满完成高水平医院建设各项任务目标。全院上下要一鼓作气,凝心聚力,增强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求实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建设,共同推进医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医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内、外科管委会、心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