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 我院隆重举行“第七届中国医师节”主题表彰活动
为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院医务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2024年8月1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在医疗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2024年第七届“中国医师节”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以“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医院党委书记胡洋、副院长李庆印、副院长朱明君、总会计师王晓飞、院长助理王志华等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医师、技师、药师代表共同出席了表彰大会。本次活动由医务部副主任王湘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胡洋代表党委、院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全院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他指出,医务人员不仅是医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更是医院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在市卫健委和北京总院的支持下,阜外深圳医院总体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建设卓有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医务人员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医院会切实保障医务工作者的权益,创造安全的职业环境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医院也始终关心医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定会用足、用好各项上级政策,陆续出台适应医院发展的内部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医师的招聘、职业晋升、薪酬待遇、科研创新与转化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为医师解决后顾之忧。最后,胡洋书记勉励全体医务人员铭记从医初心,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军号,做出了一系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面对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和医院“三个高地”的建设任务,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勇往前行,用优质的服务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实现健康深圳病有良医的战略再立新功,向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会上,医院对一批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颁奖表彰。优秀质控医师获奖人员:(内管会)邓茜匀、李系贤、邱露文、曹茜;(外管会)吴沂蒙、沈忱;(医技辅诊)邱春奕、宋丹丹优秀病历评选获奖人员:一等奖:李国成;二等奖:衣晨、吴志业;三等奖:王灵芝、黄荣、黄维超百佳病案推荐奖(住院病案)获奖科室:综合ICU、心衰病房、CCU百佳病案推荐奖(门诊病案)获奖人员:陈靖、郭文玉、左辉华、孔剑琼心电诊断技术考核获奖人员:张志伟、梁建、罗颖、朱碧霞、岳志霖、彭艳霞、张雪、陈史钰、衣晨外科缝合技术考核获奖人员:高进、王尧、陈枫杰、胡书新、宋辰、吴沂蒙 活动最后,医务部副主任王湘带领全体医师一起重温了《中国医师宣言》,誓言声声激荡人心,重温作为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这不仅是对职业操守的再一次坚守,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庄重承诺。
2024.08.20

立足“三个高地”建设目标,加快推进阜外深圳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召开第七届四次职代会
2024年7月3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第七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在医疗楼五层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职工代表、工会代表、中层干部、统战人士代表共136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医院工会副主席陈建主持。 会上,潘湘斌院长代表医院办公会向职代会作题为《立足“三个高地”建设目标,坚持问题目标导向,以信息化为抓手,以人才为支撑,加快推进阜外深圳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 潘湘斌院长指出,回顾2023年的工作,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要继续保持良好态势。2023年圆满完成年初工作会提出的任务目标,医疗质量保持高位运行,异地医保患者比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全院职工共建共享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全市三级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由2023年第一季度第12名提升至第三季度第2名,初步形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良好外部氛围。 围绕现阶段医院工作核心,潘湘斌院长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总院对分院建设整体发展战略部署,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专注“三大发展目标”转型升级,统筹发展与安全,将信息化融入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改善服务,提升管理。全院上下要紧紧围绕医院2024年度工作会及系列专题工作会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年度各项工作,主动肩负起国家队的历史使命,自觉将个人的事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和医院的发展中,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贡献深阜力量。 大会审议通过了《医院工作报告》《医院2023年度财务决算及202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医院章程修改情况报告》,听取了《医院2023年度财务决算及2024年度财务预算审计报告》《职代会提案办理情况及回复》等内容。 党委书记胡洋作总结讲话。他强调,2024年是医院落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高水平医院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重要一年。医院全体职工一是要切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形势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到医院医教研防管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二是要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维护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要统一全院思想,把握发展机遇。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和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好医院“三大高地”发展之路。四是要善用法治观念,强化创新技能,加强调查研究,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推动医院2024年下半年工作。
2024.07.11

2024重症心脏病大会在深召开
6月22日至23日,2024重症心脏病大会(CHDC)暨第一届中国重症心脏病一体化论坛,暨第一届中国介入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论坛在深圳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等协办,以“全程诊疗,协作创新”为主题。大会集结重症心脏病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以优化规范全程诊疗为宗旨,以最终实现中国重症心脏病一体化发展和管理为目的,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分享与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的重要平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出席大会并致辞。他指出,传统的慢性心衰的治疗手段正在面临很大的挑战,传统的药物治疗对慢性心衰的患者而言,并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的长期生存力,我们需要去寻找新的路径。深圳的医疗卫生产业也在快速地发展,医企融合,加快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将为重症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和策略。另外,大量心力衰竭的患者其实在社区,构建重症心血管病的防治网络尤为重要,由此心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药物治疗,结合在院的干预手段治疗,来提升救治的成功率和有效性。最后,胡盛寿认为,除了要持续做好已患病人群的救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强调以预防为主,在心脏病的早期阶段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他表示,虽然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心脏病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根据心血管病发病预测模型,如果不加强对危险因素控制,十年之后心血管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将明显增加。深圳卫健委主任吴红艳出席并致辞。她表示,大会聚焦了重症心脏病领域的规范诊疗和最新进展,特别是在医防协同方面,建立中国重症心脏病一体化管理项目,汇聚全国49家医院,其中深圳有20家医院,共同开展重症心脏病防治工作,相信能为重症心脏病的诊疗探索出新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心脏疾病的防治水平。她指出,深圳虽然人均年龄只有32.5岁,但是三高的发病人群逐年增加,心血管疾病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并且成为深圳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深圳一直非常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并将全市的心血管疾病质量控制中心设在阜外深圳医院。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逐步显现,住院患者涵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港含港澳台的同胞,其中深圳市外医保患者的占比达到40%。让深圳以及深圳周边城市的重症心脏病患者不出市不出省,在深圳就能得到最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深圳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