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
  • |
  • 就医
  • |
  • 同行
医院动态
守护生命,责无旁贷;星夜奋战,“叶克模”再显神威     今日凌晨,市民们的假期开始了,而位于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的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的CCU病房依然灯火通明,一位重症心肌炎患者刚被紧急送来,此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极不规则,血压只有70/50mmHg,心率却达到150次/分,外院使用的升压药均已经用至最大量,血压依然不能回升,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明白,此类重症心肌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如不能尽快控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已是4月2日凌晨了,由孙逸仙心血管医院CCU、外科、体外循环机麻醉科组成的急症救治小组立即决定,使用最有可能挽救病人生命的ECMO(俗称叶克模,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ECMO是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时的核心支持手段,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急症救治小组全体成员按各自分工紧急行动,麻醉、手术、插管,引出血液,体外氧合,回输体内,让被急性炎症严重侵犯的心脏得到完全的休息和治疗。   立竿见影,数分钟后,血压回升了,达到110/70mmHg,心率下降至正常了;病人急速恶化的病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我们祝愿病人转危为安。   同时,也谢谢所有连夜奋战,不眠不休的医护人员,您们辛苦了。 2016.04.04
重症心肌炎致昏迷,“叶克膜”再显神威     今日凌晨,市民们的假期开始了,而位于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的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的CCU病房依然灯火通明,一位重症心肌炎患者刚被紧急送来,此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呼吸极不规则,血压只有70/50mmHg,心率却达到150次/分,外院使用的升压药均已经用至最大量,血压依然不能回升,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明白,此类重症心肌炎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如不能尽快控制病情,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已是4月2日凌晨了,由孙逸仙心血管医院CCU、外科、体外循环机麻醉科组成的急症救治小组立即决定,使用最有可能挽救病人生命的ECMO(俗称叶克模,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ECMO是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时的核心支持手段,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效果立竿见影,数分钟后,患者血压回升了,达到110/70mmHg,心率下降至正100次/分。   病人急速恶化的病情得到了初步的控制,我们祝愿病人转危为安。同时,也向所有连夜奋战,不眠不休的医护人员致敬,您们辛苦了。   小贴士ECMO是什么?   ECMO是体外膜肺氧和的英文简称,俗称“叶克膜”,被戏称“叶医生”,是抢救急危重症的“神器”。它的原理是将患者的静脉血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膜肺)将静脉血氧合为动脉血之后,再用泵将血液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的心肺支持。在使用ECMO期间,膜肺可进行有效的二氧化碳的排除和氧的摄取,相当于替代肺脏的工作;驱动泵使血液周而复始地在机体内流动,相当于替代心脏的工作,这样使心、肺得到充分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2016.04.04
喜讯—我院在市属三级医院中公众满意度连续获得排名第一     2016年3月7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召开2015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市医疗行业公众满意度监测结果通报会,通报了116家医院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深圳中仁泌尿外科医院、深圳岭南医院因停业不在通报范围)。   监测方法   据悉,全市医疗行业公众满意度监测主要采取委托第三方直接向患者手机发送短信的方式, 辅以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真实感受。2015年共发送短信随机调查患者1058542人(门诊患者占60.6%,住院患者占39.4%),回复315410人,回复率为29.8%,其中住院回复率(36.8%)高于门诊回复率(25.3%);问卷调查共随机抽取患者113606人(门诊患者占70.6%,住院患者占29.4%),回复4133人,回复率为3.6 %,其中住院回复率(6.9%)高于门诊回复率(2.3%)。   监测结果   2015年度深圳市医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79.37分,满意率为90.6%,患者评价处于满意区间(“非常满意”100分、“满意”75分、“基本满意”50分、“不满意”25分),其中门诊患者满意度(78.01分)与满意率(88.9 %)均低于住院患者满意度(80.73分)与满意率(92.4 %)。政府办医院(含公立、驻深医院)总体满意度评分(79.93分),比社会办医院满意度评分(76.90分)高3.03分。满意度全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比上一年度满意度(77.36分)提高2.01分。     2015年医院主管部门评分排名前三名的是:福田区卫生计生局(82.73分)、罗湖区卫生计生局(82.35分)、市医管中心(81.93分)。   2015年医院主管部门满意度 考核评分情况     2015年全市医院排名前5名的是: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88.04分)、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87.00分)深圳口岸医院(85.76分)、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85.29分)、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85.14分)。同时,根据不同性质,将全市116家医院分成15个组别,进行2015年度患者满意度分类排名。     2015年全市医院患者满意度 分类排名情况   第一组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   第二组 市属三级专科医院   第三组 市属其他医院 第四组 区属三级综合医院 第五组 区属三级专科医院       第六组 区属二级综合医院   第七组 区属二级专科医院 第八组 区属一级综合医院 第九组 社会办三级综合医院   第十组 社会办三级专科医院   第十一组 社会办二级综合医院 第十二组 社会办二级专科医院   第十三组 社会办一级综合医院   第十四组 社会办一级专科医院   第十五组 其他类型医院 说明:1.根据《市委卫生工委关于修订医院公众满意度调查监测及通报办法的通知》(深卫党〔2015〕5号)要求,“年住院患者少于500人的单位,暂不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同时受原始数据质量(如电话号码有效率)、应答率的影响,部分社会办医院达不到最小样本量,故住院部分没有显示分数。2.深圳岭南医院在2015年第四季度停业,故未列在表格中。   各医疗机构推出利民新举措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市民就医体检,各医疗机构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新举措。如: 北大深圳医院通过规划改造缓解院前车辆堵塞,地面仅保留绿色急救通道,其他车辆进入地下三层车库(提供近1000个车位,并进行分区),门诊楼外设置即停即走循环通道; 市中医院全面开启智慧医疗新体验,通过微信实现预约当日号,就诊时段精确到半小时以内,通过院内3D智能地图系统实现智能导诊,通过住院患者佩戴腕表实现智能管理; 市妇幼保健院打造全流程网络医院,市民可以通过手机预约挂号、在线取号、在线交费、查看检查检验报告等; 市二院率先实现门诊全员持健康卡就医,通过健康卡(社保IC卡或银行联名健康卡)实现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检查、检验报告及发票,建立“电子病历”; 宝安区人民医院推出“先就诊,后缴费”就医新流程,取消集中挂号环节,门诊患者可直接到各专科诊区分诊台,先取号就诊,后补缴费,缩短等候时间; 福田区人民医院虽然医院扩建,也从没打过不参加满意度测评请示,而是根据停车场距离医院较远情况,特设“车前服务岗”,在车前为老弱病残及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轮椅及车床,协助挂号、发放联络卡等,全年满意度排名第17名;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第三季度由于推送的数据不合格受到批评后着力进行整改,第四季度排名27名。   2015年第四季度 全市各医院满意度评分及排名情况     2015年第四季度 医院主管部门满意度考核评分情况         市卫生计生委要求   认真落实《深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更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规范》。 要求各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正视问题,坚持以问题和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进行整改。 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模式,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注重医学人文关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等,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6.03.14
我院心内科二区诊疗技术不断创新,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心内科二区拥有优秀的医护团队。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不断走上新台阶,除能开展冠心病、心律失常及起搏器介入治疗外,近两年来积极的开展外周动脉疾病介入诊疗,治疗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月收治患者某某斌,男性68岁,患上心绞痛15年,走路时不仅胸口剧烈疼痛,而且右腿明显酸痛乏力及脚趾发黑。该病友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的病史。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内二区团队对该病友行冠状动脉及髂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非常严重,为左主干+三支病变。医生跟病人及家属沟通后,开通了冠状动脉前降支开通后植入一枚支架同时右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并植入自膨胀支架。术后患者下地行走无胸痛,无腿痛,力气也比以前强多了。  这类病人很多,如2015年一个78岁的老人家,反复头晕及间歇性跛行6年。入院后检查发现,左侧锁骨下动脉严重狭窄,伴有盗血现象,且右侧髂动脉完全闭塞。经该团队专家研究及努力,置入支架解除左侧锁骨下动脉的狭窄。但是右侧髂动脉闭塞太长,难度极大,经团队讨论后使用逆向的方法开通右侧髂动脉,该技术为国内尖端技术,不仅可以开通闭塞的外周动脉,而且可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术后该病友走路明显有力,右腿冰凉的问题和头晕的问题随即解除。 2016.03.01
与死神赛跑——记我院又再一次成功地抢救了一位左主干完全闭塞心梗患者                                                                               与死神赛跑                         急性胸痛区域救治显神威,濒死心梗患者再获生机 昨天,大年二十八,年关将近,上午十时许位于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的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监护系统报警声突然响起,位于龙华的本中心一家网络合作医院传来信息,有一位急性胸痛患者需要紧急诊治,胸痛中心主任刘强教授的团队立刻行动、严阵以待。心电图传来了,在场的所有医生都倒吸一口冷气,大面积前壁心梗(可能左主干病变),病人血压已在逐渐下降,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急诊介入治疗将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信息传送回去,网点医院即刻给予“双抗”负荷口服,并第一时间转运过来我院,路上司机争分夺秒,仅用20分钟就到达我院CCU,此时患者病情持续恶化,连续室颤两次,CCU全体医护紧急行动,除颤、多巴胺、胺碘酮,插管、呼吸机支持、床旁IABP植入,同时直接进入导管室,免除单纯冠脉造影环节,直接导引管进入左冠,证实术前判断—-左主干完全闭塞; 此类患者几乎100%死亡,第一时间进入导丝,抽吸血栓、开通前降支,恢复其三级血流, 再开通回旋支,可见两支血管内仍可见明显血栓影,推注替罗非班并持续应用,转回CCU病房,术中患者病情极不稳定,持续阵发室速,心率在160次/分左右。   开通血管,返回CCU半小时后,心率逐渐开始下降,血压回升,升压药逐渐减量,随之患者清醒;四小时后,患者心率维持在100次/分,血压在中等剂量升压药可以维持在110/60mmHg。                                    病人抢救过来了,再一次又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这是胸痛中心给病人送上的最好的新年礼物。医生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是一次完美的区域协同救治的范例 这是一次事实上的“美国”版的胸痛中心急救范例 这也是一次指南与临床实践的完美结合范例。 为何?它得益于如下真实的抢救过程: 1:患者胸痛剧烈,呼叫120,急救中心人员快速赶到患者家中,第一时间接至就近的医院进行急救; 2:该院为我中心网络成员医院,患者信息第一时间传送至我中心并快速转送病人至我院;DIDO(入该院至患者转出该院时间)时间小于30分钟(符合胸痛中心指南标准) 3:患者入我院后即刻反复出现心脏骤停(室颤),除颤后快速上呼吸机、IABP、急诊手术,术中快速开通闭塞血管,DtoB 60分钟,小于指南要求的90分钟; 以上几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环拖延时间,都可能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几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才有了患者的一线生机;成功的救治得益于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区域救治体系的建立。在一定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密切合作,合理分工,将大大加强整个区域心血管急症救治的效率及能力。 在深圳市医管局指导下成立的深圳市心血管急症救治中心暨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胸痛中心,目前已建立了专业资讯传输网络,通过无线心电仪、无线血压仪、无线血糖仪,采用蓝牙、4G等现代技术实现远程连续监测包括心电图等患者的实时信息,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各种急症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等;并逐渐将区域内的各医疗机构吸纳为本中心网点合作医院,采取区域协同、信息共享、在线会诊模式,使心脏专科医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急性胸痛患者相关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心血管专科诊断,做出治疗建议,并进行有效、安全转运,为急性胸痛发作患者开辟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使胸痛患者在“合适的时间被送至合适的医院接受合适的治疗”。充分尊重“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挽救生命。 这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急救系统执行、学术组织配合的理想模式,该项目建成可最大限度地整合优质资源,患者一旦胸痛急性发作,可得到及时救治,所有市民享受最快捷的医疗服务,大大提高医疗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同时带动区域内几十、上百个网点成员医院基层团队共同发展,实现信息共享、优化流程、快速诊断、分级救治和协同救治并举. 中心的实际运行,已经实现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6分钟就开通了堵死的心脏血管,创造了国内最快速的急诊抢救时间记录。        2016.02.07